12月16-18日,yl12311线路检测举行了第十三期海学论坛,本次论坛邀请到了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的吴巧燕研究员、闫运伟副研究员和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王宁老师在海科楼505会议室为yl12311线路检测的师生带来十分精彩报告。报告分别由公司的凌征老师和孔德明老师主持,本院师生近八十人参会,场面十分精彩。
12月16日上午,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的吴巧燕研究员和闫运伟副研究员通过线上会议为公司师生作了精彩报告。首先吴巧燕研究员作了题为“对流和降雨的日变化过程及其对热带气旋增强的影响”的学术报告。吴老师在报告中介绍了台风过程中对流和降雨的日变化过程及其对热带热带气旋增强的影响。发现台风降雨和对流的日变化特征,揭示了具有日变化特征的对流过程如何影响台风的结构和强度,从而表明太阳辐射的日夜差异影响台风这种强烈天气过程的可能性。
紧接着,闫运伟副研究员以“热带SST日变化及其对季节内变化的调制”为题介绍了MJO(Madden-Julian Oscillation)对热带SST日变化的影响及热带SST日变化对SST季节内变化的调制作用的研究工作。发现由于背景风场不同,在夏季(冬季),MJO对热带SST日变化在150oE(180oE)东西两侧影响相反:当MJO活跃中心位于150oE(180oE)以西(东)时,风速增加(减弱),SST日变化减弱(增强)。发现SST日变化可以使SST季节内变化再热带大部分海区(尤其是印太暖池区)增强,而在太平洋和印度洋冷舌区减弱;进一步分析发现其原因是印太暖池区大气强迫海洋,在SST暖/冷位相,SST日变化较强/弱,SST日变化使季节内变化增强;赤道冷舌区海洋强迫大气,在SST暖/冷位相,SST日变化较弱/强,SST日变化使季节内变化减弱。报告结束后,两位老师在线上为公司师生一一解答疑惑。
12月18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所助理研究员王宁博士在海科楼505作了题为“碳同位素示踪深海极端环境宏生物的物质来源及其意义”的精彩学术报告。王老师报告了利用14C示踪海沟和冷泉等极端环境物质来源研究的最新进展:在马里亚纳海沟(海洋最深处)的钩虾体内发现人类核爆14C信号,揭示了马里亚纳海沟并非人们预想中的 “遥不可及”,各种人为污染物(如放射性物质、持久有机污染物和微塑料等)可以通过食物链快速侵入海洋最深处,影响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安全;双碳同位素定量南海冷泉不同宏生物的物质来源比例,使人们更新了对冷泉生物的物质来源依赖性和不同生物矿化机制的认识。
学术报告后,本校的与会老师和学生积极地与主讲老师进行交流讨论,通过本周的海学论坛讲座,参会老师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开拓了师生们的专业视野,取得了良好的学术交流效果。
讲者简介:
吴巧燕,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1年获得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本科学历,2007年获得美国德克萨斯AM大学大气科学系博士学位。2008年开始在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所工作,2015年获得浙江省自然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资助,2017获得国家自然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资助。主持了两项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研究工作聚焦在热带海气相互作用,主要包括台风海气相互作用,季风和ENSO预报等。
闫运伟,博士,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学专业。现任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研究兴趣包括上层海洋环流、海温日变化、海洋热浪等。在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Deep Sea Research Part I等国际主流期刊上发表论文十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
王宁,博士,现任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本科毕业,2014年在香港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研究兴趣包括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宇宙成因核素和全球变化等。在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Radiocarbon, Quanternary International等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十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